全国热线:400-662-0658
观点文章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 > 观点文章
年轻商业,有这3个关键词

11月2日,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中国年会·2019在北京举行,主题为「新变局 新生态 新红利」。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受邀出席「新商业甦对话」环节并发表演讲,题为《年轻商业时代 新物种的下一步》。

围绕新物种从2017到2019的「潜移默化」,吴声表示「这个时代的新物种是长出来的」,年轻商业时代新物种进化新生态,「新机器、全场景和可持续」可以构成思考其「涌现」的关键逻辑。

新物种完成惊险一跃,从来九死一生

今天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中国年会谈论「新变局、新生态、新红利」,因为基因层面发生的地理「隔离」,让许多「老物种」重新理解新的生存和生态环境。变局可以导致恐龙灭绝,也会诞生新的「小强」。关键在于新生态中,有多少所谓适者生存能被定义为「可持续」,又有多少新的红利是「其兴也勃」。

我们相信新物种无往而不利,也惯看太多乱花渐欲迷人眼。我们要回归商业的原态,回归可持续这个知易行难的名词。

简单清晰去判别商业模式的新物种形态,本质上有3个标准:第一,有没有致力推动社会整体能耗降低;第二,有没有释放商业时代应有的社会观念善意;第三,创造的增量价值本身有没有解决真实具体的最小问题。这个时代的新物种,是「长」出来的。

对于「长」,要理解它的漫长枯燥并富有耐心,要理解生态和系统性要素,如何创新决胜为系统性能力。很多时候「看不懂」不是因为「不熟悉」,而恰恰是忽略「熟悉」所长出来的,不一样的东西。

回看既往,2017的新物种被认为史无前例、气势汹汹,新秩序的重新定义,正所谓「一切皆有可能」。那些没有被互联网流量清洗,没有被数字化改造的所有场景,蕴含勃勃生机。

但到2018年又可以略微感到,很多模式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、朝夕之功。看到的每一种艰难,似乎都超出预期和想象。

甚至可以说,在范式重塑的过程中,关于模式驱动的思考可能过于简易或奢侈。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看到,一个模式有没有更好的技术支撑,产品维度是否可以被反复探讨琢磨,以及创始人的认知升级并非「膨胀」而是「共生」。

可以进一步思考,新物种在2019的进化,到底带来更少还是更多。

它们经历见山是山到见山不是山,再到见山是山。不得不回归到朴素寻常的价值评估,不得不去理解用户关系的功到自然成,不得不思考产品迭代并非概念和宣传,而在于真正能够在高频交互中形成刚需不断被满足,痛点不断被发掘又被解决的新品类开创。

我们思考变化并非对生态本身有何种期许,而在于每个个体的认知开始被重新定义。数字商业的原住民正在起草新的规则。「从小切口到小接口」,以人为中心的接口思维本质是什么?是一种共生,互为平台和生态,协力解决最为具体重要的问题。

「多场景涌现新场景」,场景的聚合会涌现新的场景,我们看到大量社区、空间的活化和更新,新的基于技术的应用场景催生新商业模式和消费品牌。

你发现一夜之间完美日记成为爆款,不出长沙一步的茶颜悦色位列第一财经「金字招牌」。「从协作云到云协作」,新物种的迭代变化基于更为强大的云协作生态中,新的可能性因为价值确定性而具有独特的机会。我们把这种变化本身称之为「涌现」。

毫无疑问,当我们谈论「涌现」,可以基于对「年轻商业」的几个新看法。

第一点是「新机器」。如果在线化、数字化、透明化是产业转型的大势所趋,如果数字孪生和制造协同成为组织变革的引擎,还有什么陌生的场景是今天需要去重新理解的?能否让教育的获客成本更低,让医疗辅助诊断能力提升,都可能是非常巨大的商业机会。

许多资源长期被浪费,机器本身的功能长期被挥霍——它们之间没有沟通、没有协作,没有算法驱动和协同网络形成新的精益求精。前面把「能否降低社会整体功耗」作为新物种价值的第一个标准,那么首先要提的就是「新机器」。

类似远景智能风机等等,许多长期忽略的存在,却是无法忽视的场景。如何让机器更协同共生,形成能源层面的智慧化、楼宇物联层面的高效率——让每一个颗粒度场景都能够被精准对待。

第二点是「全场景」。新物种长成不认识的样子,可能是它已经表现为某个生活场景的全方位伴随。我们要真正思考,「全场景」意味着一种真实匹配和精准分发吗,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更具效率的表现吗?如果无法回答,可能就面临自身与公司组织能耗和社会整体能耗的不匹配。

我们已经不满足于谈论MUJI,作为「不多余」的场景解决方案,让生活方式与认知迭代同频共振。我们也思考美团点评和阿里本地生活,作为生活服务网络和作为社会基础设施,肯定进化了完全不一样的协同。

第三点是「可持续」。有一部德国电影《我是谁: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》,但如果能形成真实善意的社会基础设施,免于更多资源浪费与消耗,这就是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。

我把这样的商业模式称为「可持续」。这种可持续既关乎商业道德、消费者洞察,也关乎资源和环境友好性。不论是Inditex等品牌的材料循环设计推动,还是XINTIANDI为代表的建筑空间的更新活化,我们越来越不需要崇拜作品,而是要让日常成为真实可感受和呼吸的产品。

如果你去伦敦看灯光点亮的泰晤士河,新媒体艺术家里奥·维拉瑞尔期待运用LED装置复活「莫奈的伦敦」。这种在地化,让你更加深入理解此时此刻,更好探索从哪出发又会到哪去。

所有人谈论极地探险,不是北极熊的危险,而是关乎生存的「塑料雪」,当「雪花」漫天时,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。

这是我们看见的这个时代的本质——新物种的涌现,发生在场景的每一个作业环节和效率缝隙,然而它必将指向于观念的缓慢进步。

(来源:微信公众号“吴声造物”)